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透视今日工程招投标七大难题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立统
标底刍议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国企完善工程建设投资管理制度的困惑与抉择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3-1 12:24:10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前夕,面对着国外优秀企业进入我国市场的潜在竞争,我们一些国企在工程建设投资管理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制阶段,旧的约束已经被打破,新的制度尚未健全,导致一些企业的制度无法约束权力寻租活动,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因此,国企迫切需要完善自身的投资管理制度。

  1、管理制度缺陷的一些具体现象。

  工程建设的投资量大、价格的动态性强,当企业的投资管理组织和制度存在较多缺陷时,基建工程就容易成为投机者和权力寻租者共同的“掠食对象”。由于国有企业弥补制度缺陷的动机相对薄弱(北京市1 999年查办的贪污贿赂案发生在国有企业中的案件占76%[1]),一些工程成为权与钱结合的温床。“捕掠者”们为掩人耳目,以一些似是而非的手法来掩盖其行为,不胜枚举,以下是几种方式。

  (1)“推行招投标制度基本形成了由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使工程价格更加趋于合理。”[2]但招投标作弊却是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如:“明招暗定”,虽然在实质上采取直接发包,但在形式上似乎仍符合招投标的程序,通过甲乙双方共同努力,排除了其他具有实力的投标商的竞争。其中包括“亲兄弟”投标和采购大宗材料时“先定品牌,后招标”等等,尚未招标,已经确定了中标人。

  (2)以体现“优质优价”为由,认为一些定额项目的人工费过低,为“鼓励”施工企业提高工程质量,对定额人工随意提供补贴。首先,优良工程和创杯工程能在合同奖励和费率差额中得到补偿,并且施工单位能在今后的投标中标率的提高中得到回报,“优质优价”不是人工补贴的理由。其次,定额通盘考虑盈亏,在另一些项目中有较大的利润,根据定额的严肃性要求,规定不能随意对一些项目调整。第三,定额在9 4年前后测定,当时人工工资和物价水平与目前接近,人工费不补贴不会对承包商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

  (3)实地考察“看样定货”也成为舞弊者利用的方式,在承包商的陪同和预先安排下,建设单位的价格决策者可以轻松地证实“定价依据”。 其弊端为:1、施工单位的好客影响建设单位价格决策人员的正确决策;2、施工单位与供货商有暗箱操作的可能,影响建设单位价格信息的正确获取;3 、建设单位考察工作安排的自由程度受到限制,从而影响考察的全面性。

  (4)“多重管理费”是又一个怪现象,其一,在分包项目上,分包商计取管理费后,总包商以此为基价,再计取全额管理费。其二,材料购买价格上考虑“分包商”(很多部分实际为总包工作内容,如水施、电施、消防等合同未注明分包的项目)的“正常利润”、项目经理的“合理利润”和公司的高额“管理费”使材料价格脱离市场价。其实,对承包商的内部分帐,建设单位很难搞清,因此,对签订合同时尚未明确的项目应在合同中事先约定结算办法。

  2、管理制度强化手段

  2.1、价格决策者的动机和约束分析

  在这里,我们把建设单位对投资和价格起决策作用的管理者称价格决策者。当企业制度存在缺陷时,承包商或供应商发现,如果以收买国企价格决策人员或通过相关权力部门说情来排挤竞争,将起到花费少而收益大的效果。国企价格决策者也会发现,当他(她)作出对个人有收益的决策时,并不需要自己支付成本,而是由企业支付时,就可能产生动机。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当成本和收益不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时,动机的问题就会产生。”[ 3]由于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很少能够完全一致,因此必须正确引导和约束处于决策地位的人具有良好的动机来做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主要是依靠建立健全的组织和制度,包括以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来修正价格决策者的动机。

  有效的激励手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升职的激励,由于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形状,较高职位呈几何级减少,因此升职对大多数人较少起到激励作用。(2 )、较高收入的奖励激励,在这种激励下,个人有动机去做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决策。(3)、处罚、失业的激励,由于目前失业可能性的增加,失业的激励作用越来越强,但如果失业与工作成果的相关性较弱时,该激励作用就会失效。

  约束主要来自组织和制度,与无制度下的无序管理、有缺陷的制度被专营和制度被破坏(如:使制度成为形式)三个层次相应,是否形成制度、制度是否健全、健全的制度有否实施,是实施制度的三个层次。制度必须由健全的组织来保障,直线部门自行订立制度往往缺乏约束动机,需由上级管理层和参谋部门来调校并监督实施。

  2.2、切实实施招投标制度

  投标单位为获得业务,在价格、质量、进度上展开竞争,条件最优者中标。因此,招投标使建设单位处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