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电力 >> 正文
简述电力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作者:佚名 来源:星论文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2-28 22:55:47
“文明安全施工协议” 作为合同附件,注明与合同文本具备相同的法律效力,其内容要涵益安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特殊工种人员持证要求、员工安全知识培训、综合安全技术文底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安全劳动防护要求和对承包方员工或第三方人身事故,承包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处罚等条款。为了强化安全管理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应将施工安装合同及相关安全文件送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审查备案。

  4.3 安全管理“以人为本”

  要求承、发包双方重视和规范人员安全培训。发包方的现场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除加强自身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夕卜还要适时在开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分阶段引导、帮助,督促承包方的安监机构开展承包方全员安全培训, 并应形成书面记录材料,同时承包方应尽可能提供条件或相应资料,以便更好的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4.4 规范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文底要分两个层次进行,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始终。在工程开工前发包方应召集承包方施工负贵人、工程技术员、安监负贵人召开综合的安全文底会议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安全交底;在工程施工中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或特殊有可能引起爆炸、触电、中毒、

  高空坠落等现场作业点,发包方应事先对承包方进行专项安全技术文底,并要求其制定相应安全措施,且无论是全面综合安全文底还是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双方均应履行签字手续。

  4.5 加大现场安全监察力度

  要实现输变电建设工程安全无事故的目标,安监人员要做到“一心四勤”。“一心”就是对企业和社会高度负责“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的资任合、赤胆忠心和爱心。“ 四勤”就是眼勤善于观察、勤于观察,及时发现危险点、隐患点;腿勤,要有全局观念,该到的地方、环节都要到,做到每个环节、岗位都确保安全,嘴勤,对发现的危险点、隐患点要及时提出来,对承包方违章违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并按合同规定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脑勤,要勤于分析总结安全管理的特点、规律、操作方法、解决措施,并不断创新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4.6 开展积极良性互动的安全管理

  发包方、承包方的主要领导都要切实转变观念,更加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承包方要切实转变“被动式”的安全管理理念,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开展积极良性互动的安全管理。形成发包方和承包方相互约束,相互关联、相互制衡、相互监督,良好互动的安全管理局面,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5 杜绝习惯违章,构建安全理念

  习惯性违章本身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安全生产的大事。有的员工认为,“戴不戴安全帽,扎不扎安全带,只是小事一桩,不必小题大做”,因而对严格管理有反感,事实上,这些“小事”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命安危。在作业中违反安全规程的操作方式,往往成为事故的直接诱因,不仅危及人身安全,而且危及设备安全,妨碍电力生产。因此,违章无小事,一切习惯性违章行为,都要切实加以纠正。

  习惯性违章是有章不循、明知故犯的行为。行为者往往既熟知安全规程,又懂得其做法的危害性,但在实际行动中,不顾规程和危害,按自己认为可行的方式办事,这就严重地削弱了安全规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习惯性违章是反复出现的违章行为,消极影响很大,特别是发生在老工人和领导者身上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将会造成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有的新员工看到老工人不按规程的规定随意作业,既省事又没事,也会跟着这么做;有的员工看到领导也有章不循,随意指挥,就会跟着学、照着做。这样一代传一代,使习惯性违章影响面之宽、影响力之长、所造成的危害之大,是不可低估的。把安全理念转化为一种行为习惯,还要逐步确立起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当安全生产成为一种习惯,那么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6 营造安全氛围

  有关部门做过统计,得出结论是:氛围与事故成反比。从历年来的实践经验看,抓安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静悄悄,一种是轰烈烈。静悄悄的是动员全体职工群众来参与。从安全生产周到安全生产月到“百日无事故竞赛”的全面展开,这几个时段均是事故发生高峰期。针对这几个不同时期的共同特点—安全事故高发期,有必要展开声势浩大的全民抓安全活动,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真正形成一种强大的群众舆论监督氛围。这种良好的氛围对各单位重视安全、抓好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7 结束语

  保证电力建设中的安全,是所有电力建设人员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构建企业安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