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公路 >> 正文
公路路基施工中过湿土的施工对策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6-29 17:05:43

  摘要:简要介绍了路基施工中对过湿土的处理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以实际工程为例,探讨了过湿土施工的合理对策。

  1、前言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的工程质量。路基又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实践证明,没有坚固、稳定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路面。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先决条件。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由于受到天气及施工工期的限制,经常遇到采用过湿土填筑路基的情况,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其施工质量,这也是确保路基工程质量的关键。

  在龙甘公路施工中,曾经遇到过湿土路基施工的问题,由于采取了适当措施,从而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此做一些技术总结,为今后的路基施工提供参考。

  2、过湿土的特点

  龙甘公路路基施工中采用的过湿粘性土,土质极差,塑性指数高达24,击实最大容重为(1.90 g/),其液限高达47 %,雨天泥泞不堪,粘性很高。晴天粘土表层虽然干爽,但里层含水量却高达30%以上。所以,这类土质用作路基施工时,需要翻拌、晾晒、粉碎,甚至掺入一定比例的石灰,以降低其含水量,改善压实特性。因此,给施工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3、过湿土施工应采取的对策

  (1)土场的选择处理由于路段内土场的地下水位比较高,土的含水量特别大。为了降低土的含水量,先将取土坑周围开沟放水的方法,再用推土机将土推成大堆,进行晾晒这样土方可以直接运输到路基上做为填土使用。为保证雨后能正常运输,进出土场的便道也要精心修整。

  (2)路基填筑过程中过湿土的处理

  1)路堤分层填筑,松铺厚度为不大于30cm的水平层,并在铺下一层土之前,按规定压实,每填一层,都要进行翻晒、粉碎;并用平地机整平后,方可开始碾压。每层填土压实时,要不停地进行整平工作,保证均匀的密实度。

  2)对于降雨天数较少,气温较高的季节,过湿土天然含水量相对较低时,不必掺入白灰等外掺剂,而可采少用重型铧犁和重型缺口圆盘耙,直接将土翻松,粉碎至颗粒在50mm以下,并用重型压路机碾压,直至压实度达到90%以上为止。

  3)过湿土含水量过大,可由取土坑挖出后,堆置坑旁初步晾晒,再运至施工作业段摊铺;或由取土坑挖出后先运至作业段一侧,经初步晾晒后再用推土机推至作业段上,用上述机械粉碎1一2遍,并经整平处理后,将规定剂量的全部或2/ 3外掺剂均匀撒布于上。龙甘公路采用剂为3 % -5%的消石灰作外掺剂。再用上述机械粉碎拌和4-6遍,两轮压路机或履带式施工机械全面碾压一遍。掺灰、粉碎、拌和及初步碾压工序必须在同1 d内完成。

  4)对初步碾压的土层闷料24-28 h后,再将剩余的1/3石灰均匀铺撒到土层上,再行翻拌、粉碎至土颗粒在50mm以下,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并检验压实度,掺石灰5%时的最大干容重一般为1. 83g/cm,标准压实度为90%。

  5)如果施工过程中遇雨,一般宜抢压, 用上层土封住下层土。同时要加强排水功能,在路基边坡使用防雨布做临时急流槽以防大雨冲毁边坡,对已成型的路段,为防雨水渗进土基,抢在下雨前用J防雨布整体覆盖,待雨过天睛,打开防雨布,进行必要的复压,即可进行下一层施工,这样,既能保证路基压实度,又能争取工期。

  6)对于已掺入石灰,而未来得及整平碾压的路段,遇雨时要进行抢压,同时也用防雨布进行覆盖,由于路基高低不平,局部地方会渗入雨水,待雨停后,应立即打开防雨布,进行局部翻晒,粉碎处理,个别积水严重地方可将超厚土挖掉,换填拌和均匀的灰土,然后进行整平、碾压,至压实度合格为止。

  7)对于遇雨抢压,没使用防雨布的路段,雨停后要用拖拉机单向耕翻而不适宜直接用旋耕机旋碎、晾晒,因为湿土粘连,裹包旋刀,并且碎土块形成较密覆盖,下层土去水困难,而用拖拉机犁刀耕。土块较大,土块间空隙也大,空气流通,便于降低含水量,再配以旋耕,使土块含水量均匀,便于压实。

  8)路槽底0-80cm范围内填土,压实度标准为95%时,为了提高路基的强度,保证路面整体强度及使用寿命,需对进行加固处理,其方法是将80 cm填土分成五层施工,每层16cm ,前三层进行掺灰5%处理,后两层进行掺灰10%处理,虽然形成石灰稳定土,但不属于结构层,这样既对过湿土进行处理,同时也提高了路基的强度。

  (3)过湿土处理应注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