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质量管理 >> 正文
谈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作者:王晓明 纪… 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0-19 19:33:11

  摘要:高压喷射灌浆是一项先进的防渗技术,它具有成本低、施工速度快、固结体强度大、可靠性高等特点。此项技术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水工建筑物防渗抗灾能力,减轻防洪胀力,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 经济 发展 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不断的研究,以提升该工艺技术的水平与质量。

  0 引言

  高压喷射灌浆基本原理是借助于高压射流冲击、破坏被灌地层结构,同时灌入水泥浆或混合浆,使浆液与被灌地层颗粒掺混,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凝结体,借以达到加固地基和防渗的目的。

  1 灌浆的概念及作用

  灌浆(Grouting),就是将某种具有流动性和胶凝性的浆液,按一定的配比要求,通过钻孔用灌浆设备压入建筑物或其基础部分缝隙中的措施。灌浆又称注浆,其实质是使浆液在被灌载体中渗透、扩散、充塞,经一定时间后凝固和硬化,从而达到加固载体和抗渗防水的目的。

  灌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充填作用。浆液凝成的结石将地层空隙充填起来,可以阻止水流通过,提高地层的密实性;压密作用。在浆液被压入的过程中,将对地层产生挤压,从而使那些无法进入浆液的细小裂隙和孔隙受到压缩或挤密,使地层密实性和力学性能都得到提高;粘合作用。某些浆液的胶凝性质可以使己经脱松的岩块、建筑物裂缝等充填并粘合在一起,使其联合承载能力得到改善;固化作用。某些浆材(例如水泥和某些化灌材料)可与地层中的粘土等松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其凝固成坚固的“类岩体”。

  2 高压喷射灌桨技术的优势

  2.1 适用范围广。高喷灌浆可用于工程新建之前,也可用于工程修建之中,特别是用于工程建成之后,显示出不损坏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不影响运营使用的长处。

  2.2 施工简便。施工时只需在土层中钻一个孔径为50mm或300mm的小孔,便可在土中喷射形成0.4~4.0m的固结体,因而能贴近已有建筑物基础建设新建筑物。

  2.3 固结体形状可以控制。为满足工程的需要,在喷射过程中,可调整旋喷速度和提升速度,增减喷射压力,可更换不同孔径喷嘴改变流量,使用固结体成为设计所需要的形状。

  2.4 料源广阔、价格低廉。喷射的浆液是以水泥为主,化学材料为辅,除了在要求速凝超早强时使用化学材料外,一般的地基工程使用价格低廉的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此外,还可以在水泥中加人一定数量的粉煤灰,这不但利用了废材,又降低了注浆材料的成本。

  2.5 设备简单、管理方便。高压喷射灌浆全套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机动性强、占地少,能在狭窄和低矮的现场施工,且施工管理简便:在单管、二重管、三重管喷射过程中,通过对喷射的压力、吸浆量和冒浆情况的量测,即可间接地了解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喷射参数或改变工艺,保重固结质量。在多重喷射时,更可以从屏幕上了解空间形状和尺寸后再以浆材填充之,施工管理十分有效。

  3 高压喷射灌桨的工艺与施工要点

  3.1钻孔 造孔过程中做好充填堵漏,使孔内泥浆保持正常循环,返出孔外,直至终孔。跟管钻进,边钻进边跟入套管,直至终孔。钻进时应注意保证钻机垂直,偏斜率应≤1%。

  施工中需注意,当孔深达到设计深度时,应提取岩芯,经检验认可后方可终孔。终孔后要测斜验收,合格后搬迁孔位。

  3.2 下入喷射杆 泥浆固壁的钻孔可以将喷射杆直接下入孔内,直至孔底。跟管钻进的钻孔,有2种情况:①拔管前在套管内注入密度大的塑性泥浆,注满后起拔套管,边起拔边注入,使浆面长期保持与孔口齐平,直至套管全部拔出,而后再将喷射杆下入孔内直至孔底。②也可先在套管内下入管壁均匀的PVC管,直到套管底部,起护壁作用,而后将套管全部拔出,再将喷射杆下入到管底部。

  3.3 高喷施工 施工中所用技术参数因使用高喷的方法不同而不同。所用的灌浆压力不同,提升速度也有差异。对各类地层而言,若使用同一种施工方法则水压、气压、浆压的变化不大,而提升速度变化,是影响高喷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确定提升速度应注意下列问题:①因地层而异 在砂层中提升速度可稍快,砂卵(砾)石层中应放慢些,含有大粒径(40cm以上)块石或块石比较集中的地层应更慢。②因分序而异 先序孔提升速度可稍慢,后序孔相对来讲可稍快。③高喷施工中发现孔内返浆量减少时宜放慢提升速度。

  此外,还需对进浆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