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谈工程项目承发包模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8 15:30:33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跟进法(Fast Track)。这是起源于六七十年代北美地区,它的基本出发点是缩短建设周期。

  当采用CM模式时,CM公司的早期介入,改变了传统的承发包模式中设计与施工相互脱钩的弊病,使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就可以获得有关施工技术、施工方法等方面的建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费用,也能提高工程质量。CM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CM/Non-Agency(非代理型)和CM/Agency(代理型)。

  2.系列招标承包。系列招标承包是指一个公司在成功的完成一个项目合同之后,其他几个相似的项目按同样的单价、技术规范及承包条件授标。

  六、BOT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造-运营-移交模式。有时也称“公共工程特许权”,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和建造模式,来弥补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制,项目公司拥有投资建造设施所有权,通过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费用,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满后,将设施无偿的交给签约方的政府部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交际的日益频繁。工程建设的量和规模也更大了,这就需要我们对国内外任何一种承发包模式从它的概念、合同、组织、方法及招投标等多方面去全部理解。同时,尽快掌握国际工程市场的一些通行的模式、规则和惯例也是我们能否走出去的关键所在。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