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加强统计工作在项目管理与控制中的实践意义
作者:佚名 来源:项目管理资源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4-9 12:01:02

  一个好的工程项目计划的形成并使其得到兑现,离不开统计工作这个前提,也就是说统计工作是工程项目计划编制和确定目标的依据和基础。随着企业对项目施工管理的进一步规范,统计工作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现,尤其是在施工项目部的管理与控制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那么,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一科学的方法实施对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运用统计的方法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加强对施工项目的总体管理和控制

  在工程项目管理控制中,首先而且最能直接反映统计工作作用的,莫过于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采用统计的方法,在调查研究、宏观谋划和预测、决策的基础上,确定项目施工的目标,选择实现预定目标的方案,编制计划并以此来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项目生产经营活动。通过统计计划管理明确企业和项目的方针目标,便于日常管理的目标展开和员工按目标自我控制,促使项目各业务部门、各环节协调一致,为企业适应市场要求进行调整,提供有关依据和对策,这也是统计计划管理最基本要求。在实践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在介入施工项目、接到设计文件以后,应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现场调查、了解掌握工程项目所在地的人文、气象、地质、地形、地貌、可供利用的水源、交通、通信、电、砂、石料、征地、取土等情况。既有线施工还要了解既有设备的产权,行车运输以及地下建筑物,通信信号和电力线路走向分布等情况。这些资料的获得相当一部分要来自于历史统计资料,实际上这种调查的过程既是对现场各种历史统计资料的利用,又是新形成的统计资料与历史统计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

  二是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汇审。进行现场勘察复测,计算工程数量,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交接桩并进行贯通测量,及时增设护桩和布置控制网,在此基础上对工程项目作综合性评估,具实计算工作量,编制有针对性的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

  三是依据工程件名组建项目部,按照工程工作量的大小、工期要求、技术质量要求确定现场管理、作业人员、技术力量、设备、材料等资源的配置。这些工作的进行和实现,无论从理论意义上来讲,还是从实践意义上来讲,都与统计工作息息相关,功不可抹。

  二、发挥统计手段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控制职能,确保施工质量有序可控只有知道想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这也正是做好统计工作实际价值意义之所在。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的好坏,不仅仅要依赖施工主体的质量意识或者某种管理体系,也离不开统计手段。在实际质量管理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统计管理的过程。而质量控制对于工程项目所要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的每一个目标、环节和数据,都是建立在对控制对象不断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的。生产过程是施工项目质量形成的重要基地,也是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环节。因此,生产过程的质量统计在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中处于重要地位。在实践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制定施工项目工艺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和关键工程质量控制计划。制定的工艺方案要明确工艺原则,提出主要件目录,明确控制点。编制作业指导书要明确作业内容、使用的设备、材料、装备、作业标准和检验方法等。制定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计划,目的在于保证关键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二是要通过实地调查统计,鉴定相应工序作业指导书的正确性和可行性,鉴定其生产能力是否符合规范。要在生产工艺流程中设置必要的检验工序,以便对工序、工程构成部件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三是进行生产过程控制。从原材料采购、进入施工现场到制成成品,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和工艺等技术文件的规定、控制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以保证制造质量符合设计质量的要求。控制现场使用的技术文件,严防技术文件的混淆误用,并控制工艺文件的修改。

  四是质量检验验证和不合格品的纠正。通过检验把关,防止不合格品进入下道工序。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确定质量的性质、并作出处理、调查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质量问题等级评价,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计划并组织鉴定措施的效果等。通过以上措施减少损失,降低质量风险和质量成本,以获取理想的质量效益。

  三、重视统计管理在建立项目安全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中的规范控制指导作用

  施工项目的安全控制实际上是一项系统的动态管理活动,从工程项目实施的发端到终端,无论是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保证措施的制定实施,还是安全目标的确定和控制,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