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市政 >> 正文
地铁明挖区间上下重叠复杂结构的施工控制措施
作者:梁广胜 来源:中国鸣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7-9 8:02:37

  摘要:本文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进程,从方案优化、施工工艺、工后检测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阐述了广州地铁二八号线北延段上林镇站~嘉禾站区间、嘉禾车辆出入段线等多条上下重叠地下隧道结构同步作业的明挖法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1工程概况

  上林镇~嘉禾区间起始于二号线上林镇站,左右线以双洞矩形框架结构形式延伸至嘉禾站,上嘉区间里程范围Z(Y)DK29+711.3~Z(Y)DK31+227.51,区间右线长1516.21m,左线长1513.884m(短链2.326m)。

  永泰~嘉禾区间起始于三号线永泰站~嘉禾站区间的盾构始发井,左右线先以两个单独的矩形框架结构在YDK-10-668.7里程处重叠二号线结构上方,与二号线形成“八”字形相交,然后继续向北先后与二号线结构上下平行重叠、形成凹字形整体结构、二三号线平行形成四洞联体、三号线左右线再分成两个独立的矩形单洞进入嘉禾站。永泰~嘉禾区间右线里程范围YDK-10-518.848~YDK-11-496.033,长977.185m。左线里程范围ZDK-10-523.871~ZDK-11-496.033,长972.162m。

  上嘉与永嘉区间的平面位置关系见下图26-1

  上嘉-永嘉平面位置关系图

  上嘉与永嘉区间复杂结构段各条线路的上下位置关系见下图。

  上嘉-永嘉平面位置典型剖面关系图

  嘉禾车辆段出入段线由三号线左右线;三号线出、入段线和二号线出、入段线共六条线路组成。区间起讫里程为三号线右线YDK-11-830.733~YDK-12-389.8;三号线左线ZDK-11-830.733~ZDK-12-393;三号线出段线ⅢCK0+100.059~ⅢCK0+664.706;三号线入段线ⅢRK0+100.22~ⅢRK0+668.300;二号线出段线ⅡCK0+091.054~ⅡCK0+650.591;二号线入段线ⅡRK0+066.265~ⅡRK0+622.429。

  出入段线全部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开挖深度8.3~16.7m,二、三号线出入段线与三号线正线左右线形成的六条线路相互交叉、重叠。结构形式有四洞联体矩形框架、三洞联体矩形框架、双洞矩形框架,单洞矩形框架、U型槽结构、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墙+路基、重力式挡墙+路基、路基等多种形式。三号线出入段线从在爬坡到一定高度后重叠在三号线结构上方,根据线路条件,三号线入段线在ⅢRK0+460处又爬上二号线出入段线结构顶,在YDK-12-234.006~YDK-12-279段,一条市政道路的箱涵下穿地铁三号线结构与出入段线之间,在此段位置形成四层结构。

  出入段线各条线路的位置平面关系见下图:

  出入段线平面关系图

  出入段线复杂结构段各条线路的上下位置关系见下图:

  ⅡRK0+573.479~ⅡRK0+614.379段结构形式横断面图

  松园路节点结构横断面图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本标段场地范围内的原始地貌属广花凹陷冲积盆地,第四系地层以冲洪积砂层、粘性土层及残积土层为主,基岩地层为二迭系下统栖霞灰岩沉积地层,岩层岩面高低起伏,发育岩溶形成溶蚀沟槽。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1>、冲洪积中砂层<3-2>、冲洪积粘性土层<4-1>、坡积土层<4-3>、可朔或稍密状残积土层<5C-1B>、硬朔或中密状残积土层<5C-2>、灰岩强风化带<7C-2>、中风化带<8C-2>、微风化带<9C-2>,隧道底板坐落的地层主要为可朔或稍密状残积土层<5C-1B>、硬朔或中密状残积土层<5C-2>。地下水赋存方式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砂层水)和灰岩溶洞裂隙水二个类型。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及排泄关系密切,年变化幅度为2.50~3.20m。

  3重难点分析

  本工程上嘉(永嘉)区间,嘉禾车辆段出入段线多处结构上下重叠,在下部结构施工完成后,回填基坑到上部结构底板底位置后,再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在工期紧,施工任务重的情况下,回填材料的选择和回填质量的控制对上部结构影响很大。且有些区段上层结构一半坐在下层结构上,一半坐在基坑回填料上;有些区段结构下的部分回填料位于原状土边坡上,此两种情况极容易造成不均匀沉降,对后期的结构质量和地铁运营带来不良影响。

  4施工控制过程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