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市政 >> 正文
某市政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方法与施工技术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论文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2-21 12:59:21
向两侧同时夯击下一夯点,如此反复完成全部夯击点的第一遍完成后要计算总的夯沉量及每个夯沉量及每个夯点的总平均夯击数,作为强夯施工的控制参数。

  (2)试夯作业过程需采集的试验数据

  1)夯前夯后的场地标高:每20米一个断面,每断面测三点;

  2)记录每个夯点夯击阵数;

  3)记录每击的夯沉量,测定每个点的累计夯沉量。

  (3)试夯数据处理

  1)分析静载试验得出的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结合对瑞利波检测到的地基波速的分析,确定承载力与波速的对应关系,为地基承载力的快速检测提供快捷、简便的经验数据。

  2)根据夯前夯后的地面标高,计算平均夯沉量,得出置换深度,对照设计要求比较判定是否合格。

  3)分析工后沉降,依据其大小对后续的设计作适当调整。

  2.1.3强夯施工

  (1)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以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为基准点,在不受强夯施工影响位置设置施工用临时测量控制点,并进行保护,并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数据,采用全站仪测放强夯区的中心轴线和边线,作为作业的控制线;

  组织施工机具、试验检测设备及施工人员进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设备调试,等待开工作业;

  布设夯点,并核对夯点的准确性;圈围强夯作业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工区,保证作业安全;

  (2)施工方法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考虑到现场施工的工作面的大小,配备2台套50T强夯机。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施工放线→测量场坪标高→布点→点夯四遍→平整作业面→测量场坪标高→满夯→ 进入下一作业区作业

  强夯每个夯点的夯击分二遍进行,每遍的夯沉量不小于45cm,击数不小于试夯时的确定值,总夯沉量不小于90cm。

  主要工序的作业方法:按图纸要求布置夯点,对夯点编号,并标明夯击顺序,夯点定位偏差控制在5cm内;夯击从道路中心轴线起分别向两侧依次同时进行,夯击能300T.m;分4遍进行,第一遍用级配碎石置换原土体夯6击,夯后夯坑用级配碎石填平;第二遍素土夯6遍,夯后夯坑用好土填平;第三遍在第一遍夯点位置加级配碎石夯至设计要求为止;第四遍在第二遍夯点位置加好土夯至设计要求为止。整个作业段的夯击完成后,形成碎石墩,在碎石墩上加铺碎石垫层。测量交工面标高与夯前的场地标高比较,计算总平均夯沉量,确定效果;并在施工过程按规定和统一表格做好单点夯击过程的全部施工记录。最后进行满夯。

  2.1.4点夯

  1)按设计要求的正方形网格布设点位,并现场进行墩位复合,墩位偏差不应超过5cm,并以夯点为中心1:1画出每个夯点的外轮廓线。

  2)点夯时从路中心轴线起,分别向两侧的夯点夯击,地面出现过大的隆起时,同一排的夯点采用间隔跳打法,不可依次夯击。

  3)强夯时分阵夯击,每击夯击能控制在300T.m~330T.m范围内,对夯点进行了若干击数的夯击后,夯坑深度约等于锤高时,作为一阵,暂停夯击。

  4)每个夯点一次夯完,按设计及试夯点确定的收锤标准收锤。按间隔跳打夯击下一点。

  5)详细记录每一夯点夯击过程的全部资料。

  2.1.5满夯

  点夯完成后,测量场地标高,清除局部挤出的淤泥包。按设计间距梅花状布置满夯点,强夯加固范围内夯点间的空隙,设立标志、编号、标明夯击顺序。

  夯击从中心线开始依次向两侧面推进,每点夯二击,锤印搭接35cm,夯击能控制在100T.m~150T.m范围内。

  记录夯击全过程,测量夯后标高。

  2.1.6强夯质量检测

  强夯完成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地基承载力检验采用静载检测法。

  静载试验检测频率为1点/2000M2,静载试验应结合地质情况及实施情况选点,静载试验点应有代表性,选点方案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2.2抛填片石挤淤

  本段抛填片石挤淤范围:桩号1+010—1+110,面积6000m2,施工时采用自卸车运输石料,推土机推填,厚度在1.0米左右,并碾压,挖掘机清挖挤出的淤泥。最后用压路机碾压,并不断补填石料,以加强地基承载力。

  3.结束语

  总之,软基的强度或变形的问题是工程中必须十分注意的问题。因此,必须意识到软土地基的危害性,坚决以数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